作者: 王富剛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04 09:17
“我們這個項目建設不到一年就達產達效,這里的營商環境給我們提供了重要支撐。”近日,在單縣化工園區恒越豐新材料高精渦流紡紗項目現場,負責人盧展一邊帶領記者參觀生產線,一邊感慨地說,“從項目對接到落地再到投產,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跟進。這種‘保姆式’服務,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投資溫度。”
走進恒越豐新材料的生產車間,一排排來自日本、德國和美國的世界前沿設備正在高速運轉,石墨烯纖維、竹纖維等新型材料在流水線上有序成型。“我們的產品遠銷歐美,與金鷹、耐克、亞馬遜等世界知名品牌長期合作。”盧展介紹,“項目盤活了已閑置十幾年的一個新能源舊廠,真正實現了騰籠換鳥。”
這不僅是單縣招商引資的一個縮影,更是當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寫照。
精準調度解難題
全生命周期服務企業
“今年以來,我們對全縣7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和131個重點調度項目的包保縣領導進行了調整,累計現場調度項目8次、涉及項目36個,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21項。”單縣工信局局長段偉在接受采訪時說,“我們堅持問題導向,做到精準調度、動態跟進,確保項目早落地、早建成、早見效。”
為了實現資源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匹配,單縣還創新推出“一企一檔”機制,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檔案,整合工商注冊、稅務登記、環評審批等多項審批流程,完善幫辦代辦服務體系,讓企業“一次辦好”。
“以前辦手續要跑好幾個部門,現在一個窗口就能辦好,效率提升太多了!”山東久鼎開元煤礦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春洋感嘆道。他的公司正是受益于這套服務體系,不僅順利完成了智能化升級,還通過政銀企對接會獲得大量訂單。
政銀企聯動
注入“金融活水”
“對我們企業來說,當地政府主導的政銀企對接會就是雪中送炭,真正滿足了我們建設發展的資金需求。”李春洋指著車間里正在裝配的智能永磁變頻一體機說,“我們今年拿到了來自山西、河南等地共計7500萬元的訂單,這離不開政府搭建的平臺。”據統計,在最近一次單縣政銀企對接會上,全縣12家銀行與33家企業簽訂信貸協議,授信額度達63.11億元,為多個重大項目注入“金融活水”。
鑫澤銅業再生銅循環利用項目便是其中之一。該項目全部達產后,將形成年產20萬噸再生銅循環利用產業鏈,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60億元,稅收貢獻12億元,并將成為魯蘇豫皖地區最大的銅基戰略性新材料研發與生產基地。“在單縣投資興業,我們感到安心、放心,更有發展信心!”該項目負責人張長凱充滿信心地說。
產業轉型步伐加快
發展動能不斷增強
如今的單縣,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新一輪產業變革。通過盤活存量資產、引進高端技術、打造特色產業鏈,單縣不斷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。
在恒越豐新材料廠區,記者看到一輛輛滿載成品的貨車緩緩駛出大門。“這些原材料是從巴西進口的桉樹粘膠纖維,產品出口全球。”盧展介紹,“我們實現了原料和市場的‘兩頭在外’,每分鐘出紗量超過550米,遠遠高于傳統棉紡水平。”
“過去這里是一片廢棄廠房,如今已成為科技含量高、市場前景廣的新材料基地。”段偉望著遠處的廠區感慨道,“這就是我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真實寫照。”
栽好梧桐樹,自有鳳來棲。營商環境好不好,企業最有發言權。從“招得來”到“留得住”,從“建得快”到“發展得好”,單縣正用實際行動詮釋“親商、安商、富商”的理念,推動更多大項目、好項目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,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
通訊員 劉厚珉 謝麗 記者 王富剛